华南一家年产能8000万瓶的化妆品工厂(简称C厂),主营护肤水、精华、乳霜。2022年前,单款最低生产量30万瓶,交期45天。2023年,直播电商与“小单快爆”兴起:
订单批量骤降至3000–8000瓶;
配方微调从季度改为周更;
客户要求7天交货。
仓库瞬间堆满瓶器、原料、彩盒,库存金额1.9亿元,现金流告急。2023年4月,C厂携手文武咨询团队启动“7天快反”项目,限8个月完成,且不新增整厂设备。

一、需求解码:把“月计划”切成“日节拍”
文武咨询团队以7天交期为终点,倒推节拍:
– 原料称量+乳化 1天
– 静置检测 1天
– 灌装 2天
– 包装 2天
– 出货 1天
系统每4小时滚动运算,冻结点前移24小时;插单10分钟完成重排,预测准确率由49%提升到93%。

二、产线重构:把“长拉线”切成“细胞罐”
将4条年产2000万瓶的乳化-灌装长拉,拆成12条500万瓶/年的“细胞罐”单元,每单元专做1个剂型族;
乳化罐、灌装机CIP/SIP快换化,换型时间由6小时降至40分钟;
AGV+洁净管道双配送,搬运距离缩短55%,在制品由120吨降至28吨。

三、数智底座:让“每瓶料体可追溯”
原料、瓶器、彩盒全部贴二维码,扫码即可追溯原料批号、COA、灌装温度;
关键工位加装IoT盒子,实时回传乳化粘度、灌装净含量、灯检图像;
“小时产能”电子看板:低于节拍95%触发安灯,8分钟响应。
8个月后,一次合格率从97.2%提升到99.6%,市场投诉下降78%。

四、库存瘦身:把“瓶器山”变成“流动仓”
1.9亿元物料全部“一物一码”,扫码即知库存、在途、有效期;
与8家瓶器厂、5家原料厂建立VMI仓,关键物料库存从38天降至5天;
每月“呆滞复活日”将临近效期原料优先用于小样批次,呆滞金额从4200万元降至680万元。

五、人才升级:让“单岗”变“多能”
建立“一人三岗”机制:称量、乳化、灌装;
VR+洁净模拟培训2天即可上岗,多能工比例从17%提升到75%;
员工收入与节拍达成率、一次合格率挂钩,人均产值提升38%,离职率下降30%。

成果
8个月后,C厂在设备零新增、人员减少4%的情况下:
平均交期6.9天(-84%);
库存金额6800万元(-64%);
一次合格率99.6%(+2.4%);
现金流周期缩短35天。
文武咨询团队进行升级以后客户从“每日催货”变为“提前两周共享预售计划”,C厂用数据证明:在化妆品快反时代,小单也能7天稳交付、零库存、稳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