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

咨询

180-2850-2254

186-8886-2839

产品质量问题与管理者关系密切
来源: | 作者:广州文武咨询 | 发布时间: 2023-02-28 | 253 次浏览 | 分享到:

管理者需要提出清晰的质量导向;在质量目标设定躬身入局,关注关键点。严把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不出差错,一环紧扣一环,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01 为什么会出现品质问题?

产品开发前问题不处理好,量产直通率太低,就希望靠着品质救火,想靠提高检测的频率,从中降低瑕疵品或不合格品;加入返工料,却没有事先经过测试验证,没有准确的产品质量波动意识认知;

客户催着要货,上面施压,老大就根据自己的所谓的实际经验说话,对于不在标准范围的产品,实施特殊放行,导致产品问题;生产过程中出现非人为的品质问题,却又不在检测频率范围内等。当行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标准,公司还依旧按照原来的标准生产。

02 如何全方位控制产品质量

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基本定位;质量全靠采购、加工制造、包装、运输等环节把控;所以产品质量是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实现的,质量是通过工艺管理实现。如何控制产品质量:

第一,树立品质是企业的命脉意识

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当然对于公司来说,即使产品市场良好,但也要“居安思危”,把产品品质做得更好,营造更好的企业口碑。

第二,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

即使生产中投入大量的检验人力去把关,生产时由于没从源头去控制而产生的大量次品甚至废品,产品的成本将大大提高。况且有些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无法从后道工序发现并弥补,更加要求我们在第一道工序环节把品质问题提前做好预防。

第四,树立品质的程序意识

品质管理是全过程、全公司的,而各个过程之间,全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必须是有序的、有效的,要求全体品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严格按程序做,如果不按程序工作出错的机会就会增多,产品的质量也就无法保障。

第五,树立品质的责任意识

质量问题有80%出于管理层,而只有20%的问题起源于员工;由此可见,管理者可控缺陷约占80%,操作者可控缺陷一般小于20%。在管理者完善管理水平的同时,还必须要使操作者明白他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同时也要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规格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第六,树立品质的成本意识

企业要发展,不得不注重生产的成本,然而成本与品质息息相关,品质做得好,可以将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如果产品的质量不好,会经常遭到客户退货或投诉公司问题。事实证明,预防质量事故,要从“小病”做起。防患于未然,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