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20%的员工创造着企业80%的财富;如果员工工作不负责,质量不过关,产品没有竞争力销售不出去,企业就没有利润甚至不能生存,怎么提高工资福利,怎么发工资呢?只能不断提高员工品质意识同时也要培训岗位负责人对产品质量意识的重要性。
为什么说要养成良好的质量意识?
养成良好的品质意识,不但能提高产品的质量,也能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直通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什么会这么讲?

二、对品质的一些认识:
1.品质是检验出来的?
品质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检验一般是抽检,而抽检具一定的风险性;产品是由作业员一个一个做出来的,他们对每一个产品不但进行生产,还要进行判定。
2.品质是很抽象的东西,需要很高深的知识才可以掌握?
品质随时随地可见,如工作质量(效果、速度、方法),产品质量(尺寸、性能、外观)等。它们可用(好、差;合格、不合格等)来形容。就产品来说,对现场作业员,产品尺寸、性能可能不大好掌握和控制,需要采用一些检测手段进行管制。
但外观这一品质特性,很直观,浅而易见,作业员应该是可以掌握和控制的。即使是新进员工,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也了解。每一个产品都是作业员自己做出来的,在外观检测方面,作业员比检验员还有经验,还要懂得多。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生活当中,并在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里面得到体现。

三、良好的质量意识会给公司与自身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1.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降低我们的损耗;
2.增加公司信誉及客户满意度;
3.提高我们的产能; 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4.减少工作时间; 相同时间内提高我们的收入;
5.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减少不必要的返工;
四、 如果没有良好的质量意识会有什么不好处?
如果大家都没有养成好质量习惯,生产的产品质量将会出现恶循循环,产品的质量不但不能提升,反而会更加差,我们的订单将越来越少,同时也会陷入永无止境的返工的工作中去,也不断要跟客户解释与道歉;同时不断地降低公司的信誉度与满意度。

五、关于现场质量如何控制?
1)、采取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原则;按技术文件要求,检验在制产品的质量特性以防出现批量不合格,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2)、检验员应做到首件检验;中间巡检和末件检验;操作者应做到首件送检,质量自检和互检。当发现不合格品时,立即做出识别标识、进行隔离并通知品管处理。
六、质量管理原则7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
① 整理: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必要的和没必要的,把没必要清除掉;
② 整顿:将必要留下的物品按类分别、定序定位放置并标识;
③ 清扫:将工作场所的所有物品、设备、环境打扫干净,包含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

④ 清洁:保持以上3S之状态和成果;
⑤ 素养:每位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遵守规则,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
⑥ 安全:将“安全意识”作为工作生活的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
⑦ 节约: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合理利用,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
当你工作中有足够强烈责任心和自制力,所有的规则都会为你让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