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管理者都会经历跨部门沟通的难题,很多工作需要跨部门提供配合,但你会常常被对方敷衍,你认为紧急重要的事情,在其他部门看来也许“无关紧要”或是“太忙没时间”,管理层应意识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最重要的是形成合力,而不是自己部门关起门来搞自己的。跨部门沟通障碍的问题有很多,每个人感受到的痛点可能不尽相同。

一、信息不对称
每个人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做出的认知往往会不同,这就要求沟通时要到位;沟通时常见的错误就是以为自己知道的对方也知道,于是讲话常常带有跳跃性,忽略了一些前提信息的铺垫,于是跳过了第一步第二步,直接讲第三步的事情。也许有些信息对你来说是心知肚明的,但在沟通中要求的是双方思维节奏和步调的一致性,所以应按逻辑一步一步来,确认对方了解相应的前提信息。如果你有足够的信息去了解其他部门,那么就很容易找到对方部门的痛点,并有效地进行沟通介入。

二、看重点不同
重点不同,一方面指目标的不同,对目标定义的具体内容不同,所以沟通不到一块去,这个比较好理解。很多业务的经营管理其实是系统性的,可很多人往往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每项业务存在的问题都可以分为不同的层面,比如有流程的问题、有组织的问题、有人的问题、有方法的问题,有技能的问题,激励的问题,而不同层面的问题主负责的部门往往不同,擅长的专业也不同,而有的部门主管往往会自己钻在一个点上,陷入盲区,不懂得跨部门沟通,也不懂整合其他部门的职能和专业为你所用,没有主动建立关系的意识。这就需要不断地在跨部门协作中探索沟通的框架,把业务脉络和主要问题点、因果关系等理出来,

三、路径和思路不同
如果对实现目标的路径没有共识,也会出现相背而行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明确的规划很重要的原因。工作一定要沟通好目标和实现路径,然后讨论实现目标的方法,所需要的资源,资源的质量衡量等,只有这样才能统一认识,只有统一认识了,大家才能相互配合得好。进一步讲,要开展哪些活动,这些活动需要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估人员的工作表现,这些一定要结合在一起考虑。这就要求开会的议程要统一,议程统一了才能沟通到各个主题上,同时执行过程的协调机制,跟进机制要建立起来。

四、归因方式不同
这个在跨部门协作沟通中是最常见的,比如公司销售额下降,销售部会说是产品质量有问题,生产部会说采购的原材料质量有问题,采购说财务给的预算额度不够,只能采购次等货,财务说老板把钱支到其他地方去了,老板说为什么年初时不提前请款。这种部门之间来回踢足球的连锁反应好像无解一样,这其实就是归因方式不同,每个人都把失败归结为外在的原因,却不进一步未雨绸缪。

进一步总结为:一个是信息背景,一个是认知,一个是素养,一个是责权利;认知包括目标、(问题)、重点、路径、归因、理念。重点是“责权利”和“认知”的问题,这两个是根本,这两个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人的思维层次不同时,甚至对目标的定义和设想也是不同的,要设计一个好的目标其实是不容易的,但每个部门主管都会很直接地感受到自身存在的痛点,把对方的痛点和问题作为切入口,可以更快地建立起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