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沟通的规律是价值驱动。不产生价值的沟通,就不能称之为沟通,只是闲聊。如何用价值驱动沟通呢?“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如果你想获取价值,请先给对方提供部分价值。这种沟通方法就是借鉴的人际交往中的互惠现象。
沟通中要从对方那里获得价值,除了先给予外,还要像打乒乓球一样会提问,一个巧妙的提问就好比一个高质量的击球,对方得到这个击球后才更有可能给你回出一个高质量的回球,也就是有价值的回答。

比如,一个人是否足够靠谱,往往不是“能力单一论”,更多是看他做事的习惯和思路,包括协作也包括进度管理。这也是很多职场人的痛点——暗地里累死累活,但少了明面上的沟通和跟进,以至于合作方和内部都是怨声载道,抱怨“这人不靠谱”。对于这类人,最需解决的事有两个:对外及时跟进,对内进度管理。

有效沟通的前提是认识到"沟通"就是做事情的一部分,其次将"跟进"作为一种职场基因来培养,这种状态不仅让自己在工作中更游刃有余,也会让整个团队的效力大幅提升。
而进度管理,更多是为个人架构一个长远的格局观,能够在杂乱无章、周而复始的工作中找到“提高效率、处事泰然”的突破点。如此良性循环,也会为自己赢得更多“自我增值”的时间。

归根结底,一个人是否值得依靠的核心,是他如何定义做好一件事。
1、 事情不跟进是不会有进展的
信息的及时传递对一项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职场中很多人都会忽略工作跟进的重要性。老板不问,下属不说;下属不说,老板不问。于是使得上下级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很大的阻碍。

2、 "沟通"就是工作本身
这可能也是一个价值观问题。认为"沟通"是额外的事情,不应该占用做事情的时间。如果有人说"最近真是太忙了,都没有时间与我的团队沟通了",那这个人绝对是一个不注重沟通的人。
没有天生的沟通高手,要变成一个沟通达人,首先要认识到"沟通"就是做事情的一部分,而且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事情做完但没有同相关人等沟通,对他们来说,你可能还没有开始做。有了这个意识后,行为上才可能开始改变。

沟通一开始就不能停下来,持续的沟通是任何关系改善必经的环节。必须要将“跟进”作为一种职场基因来培养,“等待”的心态一定不会让你在职场有太顺利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