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道德?官方有“职业道德”的定义:
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通过官方关于“职业道德”的定义或解释,我们可以知道:职业道德是限制有“职”的人,在从事本职工作中应遵循的“准则”。否则,就是违反职业道德。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道德也应该是“准则”。
那么,这个“准则”又应该是什么呢?
史学家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道德的准则就应该是: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不要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否则就是——不道德。

比如:公司职工不要损害公司的利益,这个准则就是职业道德(准则)。否则就是——不道德。
学校职工不要损害学校的利益,这个准则就是职业道德准则。否则就是——不道德。
军人不要损害军队的利益,这个准则就是职业道德准则。否则就是——不道德。
党员不要损害组织的利益,这个准则就是职业道德准则。否则就是——不道德。

公民不要损害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这个准则就是社会公德准则。否则就是不道德。
当然,有些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行为也可以属于道德的范畴。
比如:舍小家为大家行为,虽然对于“小家”是不道德行为,但是它没有损害“大家”的利益,所以“舍小家为大家”行为,对于“大家”而言就属于道德的范畴。
反之,“损人利己”行为就是对“小家”讲道德,而对“大家”不讲道德。

比如,环境濡染和偷税漏税行为就符合资本主义道德准则,但是对于社会来讲就是不道德。
所以,哲学需要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需要实事求是。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道德就可以这样定义:
道德就是人们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不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意识、行为或准则。

所以,职业道德就是人们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不损害所在单位或组织利益的意识、行为和准则。
所以,社会公德就是人们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不损害社会利益的意识、行为和准则。
也就是说,道德包含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准则。就像人一样,人也包括人面,人心和人行为。

比如,道德修养就是指“道德意识”的修养。
比如,道德建设就是指“道德准则”的建设。
比如,不道德就是指“道德行为”不符合道德准则。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道德的核心就是:不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
道德究竟是什么,还需百家争鸣,精益求精。
道德的科学定义,应该、也一定出自中国哲学。

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内容!如何培养职业道德修养!本周三文武咨询程老师《职业道德培训》课程,欢迎大家来直播间学习研讨!一同精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