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

咨询

180-2850-2254

186-8886-2839

什么是职业道德?道德的核心是什么?
来源: | 作者:广州文武咨询 | 发布时间: 2023-02-15 | 454 次浏览 | 分享到:

什么是职业道德?

     道德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基本概念。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阶层都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所谓道德,就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以法律为保障并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及社会各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在职业行为中的反映,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人们在进行职业活动过程中,一切符合职业要求的心理意识、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是用来调整职业个人、职业主体和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图片


图片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什么是职业道德?官方有“职业道德”的定义:


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通过官方关于“职业道德”的定义或解释,我们可以知道:职业道德是限制有“职”的人,在从事本职工作中应遵循的“准则”。否则,就是违反职业道德。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道德也应该是“准则”。


那么,这个“准则”又应该是什么呢?


史学家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道德的准则就应该是: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不要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否则就是——不道德。



比如:公司职工不要损害公司的利益,这个准则就是职业道德(准则)。否则就是——不道德。


学校职工不要损害学校的利益,这个准则就是职业道德准则。否则就是——不道德。


军人不要损害军队的利益,这个准则就是职业道德准则。否则就是——不道德。


党员不要损害组织的利益,这个准则就是职业道德准则。否则就是——不道德。



公民不要损害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这个准则就是社会公德准则。否则就是不道德。


当然,有些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行为也可以属于道德的范畴。


比如:舍小家为大家行为,虽然对于“小家”是不道德行为,但是它没有损害“大家”的利益,所以“舍小家为大家”行为,对于“大家”而言就属于道德的范畴。


反之,“损人利己”行为就是对“小家”讲道德,而对“大家”不讲道德。



比如,环境濡染和偷税漏税行为就符合资本主义道德准则,但是对于社会来讲就是不道德。


所以,哲学需要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需要实事求是。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道德就可以这样定义:


道德就是人们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不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意识、行为或准则。



所以,职业道德就是人们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不损害所在单位或组织利益的意识、行为和准则。


所以,社会公德就是人们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不损害社会利益的意识、行为和准则。


也就是说,道德包含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准则。就像人一样,人也包括人面,人心和人行为。



比如,道德修养就是指“道德意识”的修养。


比如,道德建设就是指“道德准则”的建设。


比如,不道德就是指“道德行为”不符合道德准则。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道德的核心就是:不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


道德究竟是什么,还需百家争鸣,精益求精。


道德的科学定义,应该、也一定出自中国哲学。



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内容!如何培养职业道德修养!本周三文武咨询程老师《职业道德培训》课程,欢迎大家来直播间学习研讨!一同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