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
咨询
180-2850-2254
186-8886-2839
了解文武
文武资讯
文武动态
对外交流
行业动态
精彩瞬间
文武观点
文武之路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文武文化
董事长寄语
专家介绍
公司荣誉
课题研究
张弛管理思想
张弛规模定制
C+3+N生产组织模式
W5后台升级精益系统
W1交期准时
W2品质稳定
W3效率提升
W4成本降低
W5现场改善
A8成长型企业精营系统
A1战略规划
A2 经营计划
A3 组织架构
A4 企业文化
A5 人力资源
A6 绩效管理
A7 阿米巴落地
A8 股权激励
SPDS项目管理模式
咨询产品
文武优势
合作流程
服务方式
驻厂同管咨询
辅导改善咨询
年度顾问咨询
W5咨询产品
W1交期准时咨询产品
W2品质稳定咨询产品
W3效率提升咨询产品
W4成本降低咨询产品
W5现场改善咨询产品
A8咨询产品
A1战略规划咨询产品
A2经营计划咨询产品
A3组织架构咨询产品
A4企业文化咨询产品
A5人力资源咨询产品
A6绩效管理咨询产品
A7阿米巴落地咨询产品
A8股权激励咨询产品
文武企培
企培介绍
企培优势
培训优势
双渠道学习
培训+微咨询
培训+数智化
培训研修
文武定智会
八新精营高级班
五新智造训练营
企业数智化升级培训
企业定制内训
企业共享工学院
培训保障
企培案例
企培动态
精彩回顾
线上学院
客户案例
客户见证
改善案例
大客户案例
集团客户案例
区域标杆案例
效果标杆案例
长期合作案例
合作沟通
联系我们
合作模式
价值核算付费
指标达成付费
效果收益付费
股权激励分红
合作优势
远程诊断
加入我们
文智武能
了解文武
>
企业管理的五种职能和七大原则
企业管理的五种职能和七大原则
来源:
|
作者:
文武咨询
|
发布时间:
2020-06-04
|
218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企业管理的五种职能:
1.计划
计划职能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制定和执行决策,对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实施配置的行动方案和规划。计划一直都被认为是管理的重要职能,在计划职能中,又包括如下三个职能:计划制定职能,预测职能,决策职能。
2.组织
组织职能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执行组织的决策,对组织内各种资源进行制度化安排的职能。它的具体职能有:建立组织机构的职能,管理人员的选任职能,人员配备职能。
3.指挥
指挥职能是指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影响组织成员努力向目标迈进的行为和力量。指挥职能包括:领导者在领导进程中具有带领指挥职能,发挥影响力,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必须与被领导者充分沟通,同时领导者为了调动被领导者实现组织目标的积极性,必须运用合适的激励手段和方法,这就是激励职能。
4.控制
控制职能是指为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决策得以执行,对组织行为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调整的管理活动,它一直是管理的重要职能,管理者必须重视控制职能,及时发现可以控制的偏差,查究责任,予以纠正,对不可控的偏差,则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变原计划,使其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5.协调
协调职能是指使组织内部的每一部分或每一成员的个别行动都能服从于整个集体目标,是管理过程中带有综合性,整体性的一种职能,它的功能是保证各项活动不发生矛盾,冲突和重叠,以建立默契的配合关系,保持整体平衡,但协调与领导不同的是,它不仅可通过命令,还可通过调整人际关系,疏通环节,达成共识等途径来实现平衡。
现实生活中,管理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不断的过程,在管理的每个阶段几乎所有的管理职能都能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实践中,不能认为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这五项基本职能是彼此孤立的,它们是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的,是必须受到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的
二、企业管理制度设计的7个原则:
企业管理制度设计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如企业的性质、规模、所处的行业,企业运营的特点等,尽管如此,我们在设计企业的管理制度时,需要遵循其基本的制度设计原则。
1.合法性原则
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与法律相冲突,否则,制度将不具备可实施性,企业管理制度不但不能规范企业运营,规避经营风险,反而会给企业运营带来风险。如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必须满足《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准则》等的基本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必须符合《劳动法》的基本要求;企业的运输管理制度必须符合《道路运输管理规则》和《公路法》等。
2.与企业实际经营相结合原则
企业的管理制度由于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的,所以,其制度的设计需要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相结合,满足经营管理的需求,避免制度与实际不融合,导致制度的可执行性差。不同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差异,经营管理背景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制度的个性化和实际状况的融合性,是我们在设计制度时需遵循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也是检验制度可行性的唯一标准。
3.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原则
企业的管理方式各种各样,我们的管理制度属于整个企业运营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的管理制度一定要与企业的管理模式相结合,做到管得住、管得好、可执行。
4.权责平衡原则
制度制定过程中,需要明确的一个重要事项是权力与责任问题,但是,在权力分配和责任承担上,一定需要强化权责平衡的原则,只有做到这一点,制度在执行中的可接受性才会更强,过度强调权力会导致权力的泛滥和权力的过度使用;但是,过度强调责任,则会导致制度执行中的抵触情绪,使制度变成了“墙上制度”。
5.连续性原则
企业管理制度从其产生过程看,分为新制度的产生,旧制度的更新和废除等。除新创办的企业外,企业的制度大多属于在管理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更新和修正,在这种情况下,就一定要注意制度的延续性,因为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的是企业管理方式和方法,若制度缺乏延续性,将使得我们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也难以持续。
6.简单、高效原则
企业管理制度,如费用报销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大多与员工和公司的利益直接相关,所以,制度的简单化是进行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前提,过于复杂的制度,虽然能够达到管理的目的,但是管理成本会升高,管理效率会降低。简单、高效是进行制度设计的一个目标性原则。
7.可操作性原则
任何制度,其设计和制定的最终目的和目标是用于指导和规范我们的日常工作,是工作的行为准则,所以,制度的可操作性是进行制度评估的重要因素。
上一篇:
怎样提高团队执行力?
下一篇:
生产计划的编制和依据